小康不小康阿克苏着力施展技巧,筑建新篇章,关键看老乡。精准扶贫如何找准着力点、科普工作如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?围绕这些问题,今年伊犁州科协采取多项措施,助力伊犁州直精准扶贫工作。
7月28日一早,州科协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队长邓志刚就急着跟州直农业专家联系,准备在今年阿克苏着力施展技巧,筑建新篇章的农牧民科普口袋书中加入一些新内容。
邓志刚告诉记者,他刚刚从昭苏县调研回来,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。今年雨水多,春小麦都得了黄锈病,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些小麦提前成熟了。可就在同一个县市相隔不远的兵团统一种植的春小麦却长势喜人,黑绿黑绿的。这一比较才知道,原来,兵团根据天气预报,提前对小麦采取防治措施,避免了黄锈病的发生。
“现在科学技术手段先进,我们不能老是抱着传统观念种田了。”邓志刚说,现在他们正在组织人员调研写书,把今年在种养殖业中取得的新经验写进去,发放到州直农牧民手中。
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农牧民对科学知识的需求越加迫切。而科学技术与扶贫工作相结合,无疑是增加农民物质收入、促进农村经济转型的一种有效扶贫方式。
昭苏县阿克苏乡以种植小麦为主,可村民思想守旧,连种3年小麦不倒茬,还在种植传统的白皮小麦,不接受包衣小麦。今年,州科协就把科普培训班办到了阿克苏乡,为了说服村民,还特意邀请了兵团四师74团场农业科干部传授他们的种植经验。
在伊宁县愉群翁回族民族乡举办的科普养殖培训班上,畜牧专家艾合买提·肉孜的讲座让在场的100多名农牧民听得津津有味。培训结束后,一位村民非要专家到他家看看,为什么他的牛羊养得不好。艾合买提·肉孜刚走到牛圈旁,看到一地的玉米棒子和秸秆,就对这位村民说阿克苏着力施展技巧,筑建新篇章:“你不要养牛了,你养多少都得赔。”艾合买提·肉孜说,养牛羊要像对待自己一样精细,秸秆、玉米要粉碎成饲料,牛羊才爱吃,吃了才能长膘。艾合买提·肉孜还把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列成换算公式,让农牧民很容易就能掌握如何买到好的育肥牛,怎样调配精饲料等。
实际上,这些都是州科协精准扶贫技术服务活动中的内容。相对于传统的送米、送油、送资金方式,这种富有针对性的送技术、送服务方式可提高农牧民的“造血”功能。
据了解,为推动科学普及,今年州科协还利用夏牧场喜事、赛事多的特点,联合卫生、教育、畜牧等部门进入夏牧场,为牧民送上科普知识和各种服务。为使科普不留死角,今年,州科协还开展了科普进清真寺、进学校活动。为了让孩子们爱上科普,创新科普展台、3D展板,并制作了有应对地震、火灾、溺水等内容的应急手册。与“访惠聚”工作组联合开展科学普及工作。
扶贫先扶智,治穷先治愚。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,是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首要前提。当前,州科协以“科普扶贫”为支撑,以服务“三农”为目标,以提高农牧民科学素质、引导农牧民科技致富为主要任务,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的科普工作正在全面助力州直精准扶贫。记者 孟霞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